高中生圆梦杜卡斯!条条大路通罗马,心怀梦想,才能终见彩虹!

大家好,我的笔名是厝荔,现在高中快毕业了,我的录取院校是位于法国巴黎的杜卡斯学院,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申请的具体流程和感想。
法国是世界三大美食国家之一,同时法国人也对这方面文化的保存,传承和发展非常重视。
相较于其他世界强国(抱歉这里拉踩一下),如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只注重科技发展而忽略了饮食,追求简单方便的食物,能吃饱就行,没有什么历史沉淀的美国,吃肉都懒得挑刺挑骨头的德国,法国在我看来还是要强得多的。
就算是历史悠久如咱们中国,近些年的美食文化也逐渐因劳动工作者地位和待遇的下降,还有已经开始蚕食市场的半成品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逐渐被削弱了。其实我对中式面点也非常感兴趣,有时也会自己研究,不过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问题,还是选择了主修西点。
我的发小兼邻居兼好友家里有烤箱,小学的时候他就会做一些简单的面包、蛋挞之类的点心给我们吃,我从那时起就对甜品制作产生了兴趣。家长带我去面包店买早餐的时候,我也会盯着橱窗里抹奶油的师傅一直看。
在我十四岁升入国际高中的那一年(我读的是初中两年高中四年,相对于初三),我终于忍不住跟我妈提出了要买个烤箱,当时自己去电器城挑选的时候真的非常激动。(这里避个雷,去电器城买还不如网购,货过时、不好用还贵,另外千万记得不要买单层玻璃门的,还有格兰仕真的不好使)我就这样磕磕绊绊的开始了自学,到现在已经三年半了。
烘焙其实是一个开局非常劝退新手的爱好,因为很多人对它产生兴趣都是因为在网上各种美食博主的精美视频看多了,以为自己也可以轻轻松松的做出精致又美味的点心,但真正尝试后往往都与目标差之千里。
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和自己的烤箱磨合,了解原材料买哪些牌子不会踩雷,以及观察状态,随机应变,甚至是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才能做到大概率不翻车。像这种既费钱又费命的事,没有足够强的耐心和承受能力绝对是做不了的。
这还只是精神上的部分,更别说还需要我们练习正确的烹调手法,拥有强有力的双臂,还得皮糙肉厚,这就是为什么玩烘焙能坚持下来的人非常少。
我一开始其实并没有真的打算做这行,就走了随大流的路子,但后来还是决定了遵从自己的内心。虽然因为一些质疑的声音而纠结过一段时间,但多亏朋友们一直以来的鼓励,我最终还是走到了今天。
我也有一个小的客户群,虽然说不上很正式,但里面的小姐姐们都很暖心,我们也渐渐成为了朋友,她们作为学姐也给我提出过很多实用的建议。尤其是Sallya姐姐,在我陷入迷惘中时,是她启发了我,帮助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黄老师真的非常有耐心。现在的我真的非常庆幸自己主动来找了鑫慧迪,因为我妈之前给我找来签了约的那个负责普通大学申请的中介拖欠了员工半年多工资后,在早申季卷钱跑路了要是我当时没有行动,现在就一个offer都无了。
签约之后我就和老师们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各种材料和文件,包括但不限于申请表,动机信,推荐信,作品集,护照等。为了写文书我写了九千多字的素材(中文),和黄子豪老师一起反复检查调整了好几遍,作品集也是一样(找的外包)。
我的推荐信老师也是上届IB的班主任,和我私交也很好,他们班的考前动员蛋糕就是她找我订的(当然给的是成本价)。那还是我第一回接这么大的单子,而且做的是我几乎没有经验的抹面奶油蛋糕,还是双层的,直接耗了我两天时间,因为我戚风胚子烤坏了好多次。
虽然过程很坎坷,但成品居然看上去还可以(插件的功劳),最后把它运到学校也是经历了一番波折(后来它还上了IB优秀学姐的访谈文章,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提交了初审之后我就开始焦急的等消息,不过校方工作效率很高,当天晚上就给我回了电话,紧接着就是面试,当时黄子豪老师陪着我一遍遍练习回答问题的措辞话术,可以说是细致入微。
面试当天我也是提前回家沐浴更衣,在电脑前面正襟危坐。面试的问题并不是很难,但老师的法式口音着实是有点难懂。
。
说起语言考试,托福备考的过程我并不想说太多,回忆起来简直太痛苦了。我也从来没有找到过什么捷径,就是靠多做多练,自己去找到那个感觉,从“这道题怎么可能做对呢”转变到“这道题怎么会做错呢”。
另外虽然这么说很离谱,但我想劝所有人做任何非常重要的事,比如考托福之前,不要吃香蕉,更不要说是一下吃两根了,问就是吃过苦头...至于法语我现在也在学,我选的是英语授课,所以只要学好日常偏实用一些的表达就好了。
这次申请对我来说也不是特别的艰难,所以我只能说一定要表现得真诚,招生办老师见过的学生多了,不管是文书还是面试都不要在原基础上过于exaggerate,耍心机是没有用的,诚恳一些,展现出你的真心才能得到最高的印象分。
其实我整个申请过程中都很紧张,因为我非常看重这所学校,总有一种“怎么这么快就轮到我们(这一届)申请了”的感觉,每次发邮件发材料之前也总会一遍遍的检查,但收到一封封回信的时候也是非常激动的。
生活就是这样,有辛劳的付出才会感觉到来之不易的成功有多么令人喜悦,但失败了也不要颓废,总有更好的在另一条路上等着你,学会灵活变通也是很重要的。
其实我觉得这样穿插式的实习是很不错的,我们专业本来就注重实践,如果说在校是打好基础,实习就是熟悉未来工作环境,提高效率,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并跟着不同的chef提高自己的技艺。
这三次实习我计划去不同的城市,在不同种类的餐厅工作,可能是专营甜品店,西餐厅甜品台,酒店后厨,如果学校允许的话我也想试试去做私人厨师,或到游轮餐厅后厨体验一下。通过这几次的探索,我应该就可以大致确定毕业之后要到先哪个城市,主要在哪个岗位上发展了。
我打算本科毕业之后留在法国工作,过了几年稳定下来后条件允许的话可能会读个研,这是因为如果我直接读完研究生再工作办工签就要拿到1.5倍smic(法定最低工资)才行,而本科毕业1倍就够了,毕竟我们行业起薪真的挺低的。
鉴于我没有开店的打算,留在法国或者说是欧洲这边发展空间才会大一些(相较于国内),因为国内基本上是自己干才能出头的,我在上文中也提到过法国这边专业竞赛和综艺式比赛很多,发展自媒体也是不错的。等我厚积薄发几年后就会开始参加一些赛事,如果混出头了有了选择的空间,也有可能会到其他国家发展。


1个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