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 早规划早申请,大一的法国建筑学院留学梦终于实现了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学长通过黄表程序成功拿到了巴黎-马拉盖国立高等建筑学院M1的录取,我们一起来看看,学长是如何拿到这所在建筑领域赫赫有名的院校offer吧~
学校介绍
我来自国内某普通高校,大学专业是景观专业,于2020年有幸获得了马拉盖国立高等建筑学院的录取,选择去法国留学是在我大一结束的暑假的时候决定的,本身自己十分喜欢建筑学,对欧洲的文化十分感兴趣。最终选择了法国作为我的留学的目的地。
于是我在大二的时候开始计划去法国的各项事宜开始学习法语。法国大学对于建筑学应该比较注重的几个方面:大学背景、大学期间的成绩(gpa)、法语成绩、以及作品集 。由于我的大学背景不是很好所以为了能进入比较好的大学我我尽力在其他三个方面尽力做到最好。
大学期间主要的保证每门课的成绩不要太差,尽量把gpa控制在3.5以上,gpa高无论是在面签还是录取上都有很大的优势。其次由于我是景观专业,比较担心在申请的时候老师质疑我的建筑能力,所以我在大学期间把建筑相关的几门建筑专业的课程的学分也拿到。
法语学习是一个录取的基本条件,由于大学期间专业课时间紧张,我的法语学习基本都是在寒假暑假进行的,然后于大三下学期考了tcf b1后直接前往法国学习语言,由于时间间隔大在国内的法语语言能力不是很强,尤其口语听力能力很差,在法国的也是主要靠上课以及打工来多说多讲提高口语。
个人觉得自己语言天赋并不高而且比较懒,各个考试也是失利过几次。法语学习道阻且跻并且似乎没有什么捷径,都是是经过一次次跌倒摸索才慢慢地有所提高。
作品集的是建筑专业申请相当重要的部分,相对其他的几个因素,作品集自由度比较大,而且就我而言景观的作品较多,需要展现更多建筑的作品,所以我找的的作品集老师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指导我完成了一个建筑作品并且将我的毕业设计由景观项目改造为建筑项目。
其实作品集是整个大学学习的一个总结,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尽可能地要在作品集里展现自己的所有能力,其次要根据学校的特点要求规范来选择作品,选择的建筑类型尽可能不同。
由于马拉盖学校比较注重创新,所以作品的想法可以大胆一点,项目数量3-5个控制在30页左右。而作品集中最重要的是要展现自己的逻辑思路,不仅是单个项目的设计逻辑,还有每个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甚至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的主题。
以我作品集的为例总共三个项目分别是 一个住宅设计、一个老剧院改造、和一个古街复兴计划。希望展现建筑设计、建筑改造、以及规划的能力。建筑体量从小到大,建筑从现代建筑—老建筑扩建 — 古街规划,从私人空间— 室内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
在表现上,除了电脑、手绘以外实体模型也是相当有必要的。最后就是在此基础上展现出每个人的特点,由于景观出身,所以我希望做到建筑和自然的融合,所以这也可能是我的优势之一。在作品集的最后可以放几件其他作品比如摄影、绘画等,会起到加分作用但是不宜太多1-2页就够了。
对于以上的材料准备我的建议是,先获得语言成绩,准备作品集,在可以提交的基础上,再继续优化各方面的材料,比如获得更高的语言成绩、和完善作品集,很多时候语言和作品集的提升是没有尽头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平衡作品的完整度和质量。而不要在一件事情上死磕。
首要任务是要完备材料,这次没有被疫情影响申请也多亏了前期花了很多时间准备。其次作品集的准备和语言的提升最好都是在密集集中地进行,拉长战线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准备好了所有资料以后,可以在每年的11月开始递交申请,尽早提交材料可能会提高录取概率。
材料提交之后会迎来高教署的面试,主要是对口语,留法动机等方面进行测试,除了基本问题以外要尽可能的多准备一些建筑相关问题,准备相关的建筑词汇。
除此之外要对于选择院校的课程熟悉,从课程角度阐述择校理由。比如我选择的马拉盖以及拉维莱特设置了数字化信息都有相关课程,个人十分感兴趣,并且在大学期间获得建筑信息化BIM的从业资格证书,觉得这是未来的一大趋势,由此来阐述自己的择校原因,会更具有说服力。
最后对于申请我想说的是运气有时占了很重要的部分,能遇到好的作品集老师、法语老师、机构老师也是很一种运气,当然遇到不公和偏见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我们只能把力所能及的部分做到最好,以求得一个好的结果。
在这里十分感谢作品集指导寇老师,鑫慧迪廖老师等无数老师的细心指导和帮助。
看完学长的申请经历你是否也心动了呢?文章中提到,学长是通过黄表程序申请的,那么黄表程序又是什么呢?只可以申请建筑学院吗?都有哪些建筑学院需要通过黄表申请呢?如果你也想像学长一样拿到心仪学校的录取,那就带着你的问题来找麦麦聊聊吧~(加麦麦还可领取20所法国公立建筑学院名单哦~)


0个点赞